央视的两位原主持人,相继去了美国,一个是崔永元,一个是柴静。前者自费拍了有关转基因的专题片;后者如您所知,便是昨天被疯狂刷屏的专题片“柴静雾霾调查——穹顶之下”。
相同的是,两位名主持,都离开了成就自己声名与事业的央视,都冲着中国人最关注的两个话题完成了单位行为与个人行为的转型。不同的是,一个以宣战的姿态出手,充满着男性的斗气;一个以无言的方式告别,表现出女性的沉稳。
百分钟的雾霾调查,能够以刷屏的方式传播于网络,这是一个奇迹。这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个人“产品”,对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态势之下的哀鸣与叹息、对于以骂为生的一部分所谓公共知识分子,给出的最鲜明的对比。它告诉媒体与传播者这样一个道理,所谓“内容为王”,其实不在技术层面,而在良知与责任。柴静自费百万的小制作,带给社会的震撼,是许多传统媒体的大制作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。她让媒体与媒体人汗颜的不是能力,而是良知与担当。
离开,是为了更好地成就。但在柴静身上,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成就自己,而是成就这个社会。在这个自媒体专题片中,央字头的部、委、甚至全国人大,都被客观且不失心平气和的报道,提溜在公众面前。在这里,没有禁区与红线,只有法治与责任的底线。然而,这些众所应知、却众所未知的事实,如果不是以离开、以自媒体的方式呈现,这部在我眼中视作中国媒体迄今为止最深度、最生动的有关雾霾的专题片,便没有机会出现在受众面前。
柴静的“穹顶之下”疯传网络,不排除受众对于这个近年来淡出观众视线的争议人物,有着进一步好奇的围观心态。此前对于柴静美国产女、对于她的去职,各种猜测、各种臆想,从未间断过。而争议最多的,便是真爱国还是爱美分,是真公知还是假忧国。甚至对于柴静从美回国时戴的一副口罩,都被窥探者演绎出各种遐想。而对于这些议论,柴静几乎很少回应。
柴静用一种特殊的方式,回应了世道的复杂、人心的叵测,也以这种方式,给社会转型、传播形态转型时期的中国,重塑了媒体人、公共知识分子的概念。这个概念便是,以公共利益为己任,以知性传播为使命,将爱自己、爱孩子、爱家庭,与爱大众、爱社会、爱祖国融合在一起,可以没有饭碗,不能没有责任;可以没有拨款,不能没有担当;可以遭遇非议,不能没有良知;可以没有回应,不能没有作为。
离开,不是为了有效地攻击与谩骂,而是为了承担更多的责任,用更自由、不连累的方式去表达情绪与事实,用更实在、不虚妄的方式去传递思想与爱心。“穹顶之下”有这一段独白: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,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,有一天他们会说不,我不满意,我不想等待,我也不再推诿,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。我要做的事,就在此时,就在此刻,就在此地,就在此生。
不是谁的喧哗声越大,存在感便越强。不是谁的饭碗捧得越大,成就感便越大。穹顶之下,芸芸众生,同呼吸的不只是自然空气,共命运的不只是环境生存状況,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能否真心想到一起,做到一起。
少些埋怨,多些担当。少些猜测,多些实干。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,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虚妄为是,我们的穹顶之下,清新的便远远不只是呼吸的空气。
畅评一下:也许这只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公关,也许些调查饱含柴静的个人风格与立场,但这不是她与雾霾的个人恩怨,这也会再次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,而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是,会有实际的行动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好。
果然,这次雾霾之争又跟之前的很多公众事件一样,又有人出来泼黑水。这也算是中国特色吧,你不管做什么事,都会有人出来说三道四。现在网上骂声最高的,是说柴静女儿的病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,抽烟、开4.0排量的车......我想说的是,就算这些都是真的,就算她自己才是罪魁祸首,但至少她做了一些对自己女儿对社会大有裨益的事,而这与那些只会三人成虎胡乱指责的人们来说,要好过千百倍。
天朝就是个奇葩的国度,太多的人对于搭台看戏乐此不疲,喜欢评头论足,喜欢放大别人的瑕疵,却很少去斟酌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很少去审视自己对这个社会做了什么。
欢迎转载,请保留出处,谢谢!